金與白金同屬於貴金屬,而白金的稀有性略勝一籌;但是,近年來的白金市場盛況不及金市。本文便將闡述該逆轉現象的原因,並說明白金價格上漲的可能性。
白金是比金還稀有的金屬
與金相較之下,白金的產量更為稀少;金的每年產量約為4,000t,而白金只有200t左右。經過推測,人類至今開採而出的金約有160,000t,但白金則是100t,為金的30分之1,因此可知白金的蘊含量較少。
另外,金的產地散佈於全球各地,白金則僅存於屈指可數的土地上。
至於每年的產量,7成來自於南非共和國、2成為俄羅斯,剩餘的1成由辛巴威、加拿大以及美國所佔。
而日本雖然也在北海道及新瀉縣發現少量的白金,但其純度並不出色。
一般來說,稀有的白金理應價格更高,但是近年來金與白金的價格卻出現逆轉,黃金市場已逐漸超越了白金市場。
在不知不覺中逆轉的價值
白金明明是更稀有的金屬,為何金的價格逐漸提升呢?
在黃金的整體需求量中,5成以上來自於珠寶飾品的材料、1成為工業零件。
反觀白金,珠寶飾品的需求量為3成、工業領域則是6成以上;由此可見兩者之間的需求比例有所不同。
白金大多用於汽車產業,因此一旦汽車銷量降低,其價格也會隨之下跌。
最具代表性的例子,便是2008年9月的雷曼兄弟事件;當時全球的經濟惡化, 而白金價格也受到汽車滯銷所影響而急遽下跌。
另外,作為飾品的白金受到中國與日本所喜愛;尤其是中國地區,其作為珠寶首飾材料的白金進口量高居世界第一。
但是,在2013年之後,中國的白金需求量有所減少;其原因在於,中國的首飾業者為了提高利益,開始製作白金純度較低的飾品。
相對於價格波動激烈的白金,黃金身為安全性較高的資產而備受歡迎,可謂是全球流通的貨幣,即使在不景氣中也能夠升值。近年來,也因全球的經濟不甚穩定,而有越來越多人將金視為「穩定資產」來持有。
白金雖然也是法定貨幣的材料,但並不像黃金一樣在全球擁有普遍而長遠的價值保證。雷曼兄弟事件以來,受到匯率升值的加乘效果,日本國內所交易的美元金價也有所上漲。
黃金與白金市場的逆轉,即是由上述原因而起;且往後可預期此趨勢將持續延伸。
白金市場上漲的可能性
如前文所述,在全球流通的白金當中,約有9成產自於南非共和國及俄羅斯;因此依據此兩個國家的經濟狀況,白金價格亦有可能再度上漲。
實際上,在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時,曾因暫停出口而使白金價格上升;2008年的雷曼兄弟事件之前,有鑒於南非的財政困難、當地礦山公司停止營業等事件,白金價格也一時高漲。
雖然往後也可能因兩大出口國家的狀況,而使其價格再度出現波動,但論及黃金與白金的市場逆轉現象,應仍難以在短時間內有所改變。
何者可作為實用的資產?
依現狀來看,價格上漲的黃金最適合作為資產持有。
但若從另一個角度思考,白金的價格變動激烈,因此可能比黃金還擁有更多的獲利機會;也有投資人主張,只要在白金價格低迷時買進並長期持有,就能在升值時脫手獲利。由此可見,依據每個人的投資策略,黃金與白金皆可能成為實用的資產。